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我国最早的音乐剧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我国最早的音乐剧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话剧是以对话方式为主的戏剧形式,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来到中国。
与传统舞台剧、戏曲相区别,话剧主要以叙述手段为演员在台上无伴奏的对白或独白,但可以使用少量音乐、歌唱等。
话剧是一门综合艺术,剧本创作、导演、表演、舞美、灯光、评论缺一不可。
中国传统戏剧均不属于话剧,一些西方传统戏剧如古希腊戏剧因为大量使用歌队,也不被认为是严格的话剧。
现代西方舞台剧如不注为音乐剧、歌剧等的一般都是话剧。
话剧的表演形式以无伴奏的对话或独白为主特征舞台性、直观性、综合性、对话性
我国话剧最早出现在辛亥革命前夕,当时称作“新剧”或“文明戏”。
新剧于辛亥革命后逐渐衰落。“五四”运动以后,欧洲戏剧传入中国,中国现代话剧兴起,当时称“爱美剧”和“白话剧”,它通过人物性格反映社会生活。
话剧中的对话是经过提炼加工的口语,必须具有个性化,自然,精炼,生动,优美,富有表现力,通俗易懂,能为群众所接受,象郭沫若的《屈原》、老舍的《茶馆》,曹禺的《雷雨》,苏叔阳的《丹心谱》等,都是我国著名的话剧。
1907年由中国留学日本东京的曾孝谷据美国小说改编的《黑奴吁天录》,是中国早期话剧的第一个剧本。
我国最早的幼儿戏剧是李景辉,于1922年在小朋友杂志上发表的儿童歌舞剧《麻雀与小孩》。随后,他陆续创作了《葡萄仙子》等十多部儿童歌舞剧,因此,被公认为我国幼儿戏剧的开拓者,倡导者。
新中国成立不久,幼儿戏剧事业发展较好创作取得了明显成绩。
20世纪初,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传人我国,许多知识分子在改革学校教育的同时,也引进了欧美学校设置的体育、音乐、美术等课程,并且提倡儿童戏剧,把它作为学校开展课外活动的重要内容。
“五四”运动以后,郭沫若、郑振铎、叶圣陶等都为孩子们写过儿童剧。1922年,黎锦辉在《小朋友》杂志上发表了儿童歌舞剧《麻雀与小孩》,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幼儿戏剧。以后,黎锦晖又陆续创作了十余部儿童歌舞剧,其中《葡萄仙子》、《月明之夜》、《三蝴蝶》等都是可供幼儿观赏的童话歌舞剧。
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,剧作和舞台演出的主要任务在于宣传抗战、动员斗争,当时也很难谈到有什么“幼儿戏剧”。
新中国成立后,我国儿童戏剧事业迅速发展。出现了不少可为幼儿观赏的作品。如张天翼的《大灰狼》、乔羽的《果园姐妹》、《森林的宴会》、老舍的《宝船》等,包蕾原作、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“小喇叭”节目配曲的《小熊请客》、刘饶民的《小兔子领尾巴》、金近的《兔妈妈种萝卜》等童话歌舞剧和沈慕垠的木偶剧《老公公种红薯》。柯岩把诗歌、戏剧、游戏融于一体的《打电话》、《照镜子》、《红灯绿灯和警察叔叔》,更是直接进入幼儿园中、是小朋友十分乐意扮演的节目。
新中国舞台上第一个有影响的话剧是刘沧浪等人集体创作的《红旗歌》。它是第一个描写工人生产的剧本;通过描写工人生活、生产的状况,表扬了工人在生产中的高度劳动热情和积极性,批评了工人中的落后分子,表扬了行政管理上的民主作风,批评了官僚主义作风。这个剧本的初稿完成于1948年冬,1949年上演以后产生重大影响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我国最早的音乐剧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我国最早的音乐剧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