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民族器乐理论知识总结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民族器乐理论知识总结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中国民族器乐的历史悠久。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民间流行吹笙、吹竽、鼓瑟、击筑、弹琴等器乐演奏形式,那时涌现了师涓、师旷等琴家和著名琴曲《高山》和《流水》等。
秦汉时的鼓吹乐,魏晋的清商乐,隋唐时的琵琶音乐,宋代的细乐、清乐,元明时的十番锣鼓、弦索等,演奏形式丰富多样。近代的各种体裁和形式,都是传统形式的继承和发展。
一、葫芦丝
葫芦丝,又称“葫芦箫”,是云南少数民族乐器,葫芦丝发源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,主要流行于傣、阿昌、佤、德昂和布朗等族聚居的云南德宏、临沧地区,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。常用于吹奏山歌、农曲等民间曲调。
葫芦丝可分为高、中、低音三种类型。其音色独特淳朴,外观朴实、精致,简单易学,受到许多音乐爱好者的喜爱。
二、咚巴拉
冬不拉又名东不拉、东布拉,是北亚和中亚地区的哈萨克族的传统弹拨乐器,在哈萨克斯坦、蒙古、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以及中国新疆、中国东北大兴安岭地区的哈萨克族、鄂伦春族中尤其流行。
音箱是用松木或桦木制成,或扁平或瓢形,琴杆细长,上面有8—10个品位,两根丝弦或钢丝弦,可奏出三至八度的和音。
三、马头琴
马头琴是一种两弦的弦乐器,有梯形的琴身和雕刻成马头形状的琴柄,为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乐器。
马头琴是蒙古民间拉弦乐器。蒙古语称“潮尔”。琴身木制,长约一米,有两根弦,共鸣箱呈梯形,声音圆润,低回宛转,音量较弱。
相传有一牧人为怀念小马,取其腿骨为柱,头骨为筒,尾毛为弓弦,制成二弦琴,并按小马的模样雕刻了一个马头装在琴柄的顶部,因以得名。郭小川《平炉王出钢记》诗:“牧区的人们听说钢花喷,蒙古包里拉起了马头琴。”
器乐包括弦乐器、木管乐器、铜管乐器、键盘乐器和打击乐器。弦乐器分为弓拉弦鸣乐器和弹拨弦鸣乐器。木管乐器有唇鸣类和簧鸣类。
铜管乐器有小号、短号、长号、圆号、大号。键盘乐器有钢琴、管风琴、手风琴、电子琴。打击乐器有定音鼓、木琴、小鼓、大鼓、三角铁、铃鼓、响板、砂槌、钹、锣。
弦乐器、木管乐器、铜管乐器、键盘乐器、打击乐器等。
器乐包括:
1、弦乐器,弹奏的人可以通过控制力度,让声音发生变化;
2、木管乐器,大部分都是有一个可以吹出空气的中空管子;
3、铜管乐器,这种乐器是相对比较复杂一些的;
4、键盘乐器,需要熟练的使用上面的键盘;
5、打击乐器,主要就是通过用外力,打击乐器的固定部位,使其发出声音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民族器乐理论知识总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民族器乐理论知识总结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